实习风采录⑤|家乡图书馆实践之旅(一)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次数:11

为助力家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响应全民阅读活动号召,图情学子回到家乡图书馆,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实习之旅。他们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让图情专业的价值在基层文化服务场景落地生根,书写了青年学子助力家乡文化建设的生动篇章。

图书情报专硕2023级 匡滔

今年2月,我回到家乡,在湖南省邵阳市松坡图书馆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工作始终围绕“读者服务”与“书籍管理”两大核心内容展开。

在前台咨询岗位上,我主要承担接待工作,处理读者的各类咨询需求,例如为读者解读图书的借阅规则、开放时间和自习区使用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详细介绍图书馆定期举办的讲座、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帮助读者及时获取文化资源、参与文化活动等。同时,还会在各开放阅览区域开展常态化的巡视工作。在巡视过程中,以友好的方式及时制止大声喧哗、违规饮食等不文明行为,并引导读者遵守馆内规定,携手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除此之外,还参与到期刊报纸的订阅和下架工作中,通过定期对过期期刊和使用率较低的文献进行清理下架,最大程度地保障新知识、新文献能够及时为读者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最终探索出“一看二核三动手”的工作方法,将工作精度置于速度之上,有效解决了长时间核对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整个工作流程对我的专注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但在完成的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和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智慧。

本次实习实践让我收获颇丰。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图书馆的核心使命并非“收藏一切文献”,而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期刊报纸的下架工作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体现。

整理期刊 组织活动

图书情报专硕2024级 陈驰

从今年暑假开始,我在家乡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图书馆进行实习实践。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维持馆内纪律、组织和安排志愿者工作、按时检查馆内书籍归位情况等工作。

实习初期,我曾面临志愿者排班混乱、志愿者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问题。为此,我首先梳理了馆内各部门的服务需求,如:图书外借室需增加周末白天时段进行图书归位的志愿者、电子阅览室需固定一名协助老年读者操作设备的志愿者、活动区需指定几名讲座开始前负责签到与物料分发的志愿者等。基于需求清单,提出了“线上排班+岗位说明”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共享文档进行线上排班,标注各岗位的服务时段、职责,让志愿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报名,根据每日报名情况,我及时联系其他志愿者补上空位;另一方面,制订不同岗位的能力说明书,例如图书外借室的志愿者需掌握“中图法”基础分类规则、电子阅览室的志愿者需熟悉馆内数字资源检索流程等。在一周结束之后,我会收集各部门对志愿者的服务评价,与志愿者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满足读者需求。对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我会向馆内相关部门申请,为其出具公益服务证明、颁发荣誉证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志愿福利,如此,既保障了志愿者的权益,也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积极性。

这段管理工作的实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有效连接志愿者工作与馆内服务,认识到公益类事业单位志愿者管理需兼顾规范性与人性化,以形成良性的服务循环,为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日常值班 巡视书房

实习之旅的结束标志着新的旅程的开始,两位同学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刻的体会踏上了新的征程。相信在家乡图书馆实习的这段经历,会是他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前进,将在家乡图书馆积累到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编辑/郭欣瑶 朱德坚 审核/韦敏 蒋继平 欧燕)